2022年中哈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形动物携带巴尔通体调查
An Investigation of Bartonella Carried by Rodents at Alashankou Port on China-Kazakhstan Border in 2022
目的 了解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群中携带巴尔通体(Bartonella)情况,研究与分析其基因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情况,为海关开展口岸鼠传疾病的监测与排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2年3至11月,采用夹夜法在阿拉山口口岸城区、郊区、野外和出入境通道处选取8个监测区域,捕获鼠形动物后进行分类鉴定与剖检,无菌采集肝脏组织,进行核酸提取,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巴尔通体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对阳性产物测序后,再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1目2科5属5种101只,其中优势鼠种为大沙鼠,共计67只,占捕获总数的66.34%;其余为子午沙鼠、灰仓鼠、褐家鼠和小家鼠等.PCR检测鼠肝脏样本共101份,在其中7只大沙鼠中检出gltA基因核酸阳性,检出率为6.93%,经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除alsk2022092302外,其他序列均较为相近,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GeneBank中6种已知巴尔通体gltA基因(AB444984.1、MG887832.1、KT327028.1、KT327032.1、MH618792.1、JN402992.1)同源性分别为95.56%~100%,提示阿拉山口口岸地区大沙鼠鼠群中存在巴尔通体分子种类多样性的特征.结论 研究再次证实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形动物,特别是大沙鼠中存在巴尔通体感染,应加强监测与防控力度,防止其经国境口岸传入或传出.
更多- 浏览:0
- 被引:0
- 下载:1

相似文献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学位论文
- 会议论文

换一批
换一批


